
个人简介
乔靓,女,1979年5月出生,博士后,教授,长春大学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,吉林省高校科研春苗人才,吉林省高层次D类人才,长春大学电化学储能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。
主要从事碳基纳米材料和新型二维材料的计算机模拟,分析和探讨上述材料在催化和能量存储领域的应用。同时,开展相关的实验研究,探讨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在电催化和锂/钠离子电池领域的应用。
学习经历
1998.9-2002.7 吉林大学,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,工学学士学位
2002.9-2007.7 吉林大学,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,工学博士学位
工作经历
2007.8-2010.8 长春大学,理学院,讲师
2010.1-2016.1 吉林大学,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,博士后
2010.9-2016.8 长春大学,理学院,副教授
2016.9 - 至今 长春大学,理学院/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,教授
2017.12-2018.12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,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,访问学者
研究方向
(1) 材料及器件设计与开发
(2) 能源与催化材料
联系方式
电子邮件:qiaol@ccu.edu.cn
联系地址:长春市卫星路6543号,长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,邮编130022
科研成果
近年来,共发表SCI论文80余篇;作为项目负责人,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、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、吉林省科技厅、吉林省人社厅、吉林省教育厅项目多项;作为第一完成人,获得吉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一项,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三等奖三项;作为第二完成人,获得吉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两项;作为第一发明人,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。
代表性学术论文
(1) Constructing 1T-2H TaS2 nanosheets with architecture and defect engineering for enhanced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,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23, 935: 167877. (通讯作者)
(2) Superdispersed NiCo2S4 nanoparticles anchored on reduced graphene oxide for efficient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in acidic and alkaline media,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22, 918: 165757. (通讯作者)
(3) P and Se-codopants triggered basal plane active sites in NbS2 3D nanosheets toward electr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,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22, 581: 152419. (通讯作者)
(4) Bimetal carbonaceous templates for multi-shelled NiCo2O4 hollow sphere with enhanced xylene detection,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2021, 339: 129862. (通讯作者)
(5) CO oxidation on Ni and Cu embedded graphdiyne as efficient noble metal-free catalysts: A first-principles theory investigation,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21, 539: 148287. (通讯作者)
(6) Design of earth-abundant ternary Fe1-xCoxS2 on RGO as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ts for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,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21, 862: 158610. (通讯作者)
(7) Enhanced ammonia detection using wrinkled porous CoFe2O4 double-shelled spheres prepared by a thermally driven contraction process,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2020, 314: 128085. (通讯作者)
(8) Palladium structure engineering induced by electrochemical H intercalation boosts hydrogen evolution catalysis,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19, 7: 14876. (通讯作者)
(9) Sensing and absorbing of sulfur mustard using Pt-decorated graphene from first-principles calculations, Physica E 2019, 114: 113634. (通讯作者)
(10) Enhanced toluene sensing performances of Pd-loaded SnO2 cubic nanocages with porous nanoparticle-assembled shells, Sensors Actuators B, 2017, 241: 1121. (第一作者)
科研项目
(1) 新型高熵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的可控构筑及其电/光催化水分解性能研究,吉林省科技厅,2025.1-2027.12,负责人。
(2) 高熵金属有机框架及其衍生高熵材料的电解水制氢技术研究,吉林省人社厅,2024.9-2025.12,负责人。
(3) MOF衍生钴基硒化物的可控制备及电解水性能研究,吉林省科技厅,2023.1-2025.12,负责人。
(4) 石墨炔/MXene异质结构设计及其钠存储协同效应研究,吉林省科技厅,2021.1-2023.12,负责人。
(5) 异质掺杂调控过渡金属硫化物/石墨烯电催化析氢性能研究,吉林省教育厅,2020.1-2021.12,负责人。
(6) 过渡金属表面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石墨烯生长机理研究,吉林省教育厅项目,2016.1-2018.12,负责人。
(7) 非金属掺杂石墨烯阳极催化性能的理论研究,吉林省科技厅,2013.1-2015.12,负责人。
(8) 非金属掺杂石墨烯阴极氧还原催化性能的理论研究,吉林省教育厅项目,2013.1-2014.12,负责人。
(9) 掺杂石墨烯作为燃料电池阳极材料催化性能的第一原理研究,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,2011.4-2012.6,负责人。
(10) 电场调制掺杂石墨烯气体传感性质研究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,2011.1-2013.12,负责人。
科研获奖
(1)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元素掺杂及表界面调控,吉林省科技厅,吉林省自然科学奖,二等奖,2023年,第二完成人。
(2) 基于金属氧化物复杂纳米结构的高性能气体传感器研究,吉林省科技厅,吉林省自然科学奖,二等奖,2021年,第二完成人。
(3) 若干低维纳米材料表面改性的理论研究,吉林省科技厅,吉林省自然科学奖,三等奖,2018年,第一完成人。
(4) 氧原子在ZnO (000-1)表面吸附和扩散的理论研究,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,三等奖,2015年,第一完成人。
(5) ZnO (0001)表面吸附氧原子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,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,三等奖,2014年,第一完成人。
(6) 碱金属吸附对石墨烯结构和场发射性能的影响,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,三等奖,2013年,第一完成人。
授权发明专利
(1) 一种含钴和镍的复合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,国家知识产权局,专利号ZL202211039239.0,第一发明人。